Page 352 - 北京保利 艺林藻鉴—古代书画
P. 352

757

         蓝  瑛(1585-1664后)  秋山行旅图
         立轴  设色绢本
         LAN YING  LANDSCAPE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r on silk
                        5
                             3
         156.5×41.5 cm. 61  /8×16  /8 in.  约5.8平尺
         RMB: 150,000-180,000                                                        退赔签
         题识:法元宋人大家笔意于城曲茅堂似囗先生玄粲。石头陀蓝瑛。
         说明:此作为退赔作品。



             蓝瑛是明末浙派殿军。厉鹗《东城杂记》卷下《城曲茅堂》                            通幅层次分明,丘壑疏朗,景物富于变化。与之画法接近的
         载:“蓝瑛,字田叔,杭人。善画山水,知名于时。家东城,                           可以参照辽宁省博物馆藏《溪桥拄杖图》(1656年)、安徽省博
         自号东皋蝶叟,又号东郭老农。榜所居曰城曲茅堂。”其山水                           物馆藏《秋山万木图》(1654年)及广东省博物馆藏《江浦秋云
         取法宋元,极北宗雄犷之观,自成一格。尤工画石,晚年自号石                          图》(1658年)等。尤其是《秋山万木图》,同样题“画于城曲
         头陀,老而弥工。本作款识中提到“法元宋人大家笔意于城曲茅                          茅堂”,并且款识书法风格相似,所以本作大概作于蓝瑛七十岁
         堂”,自署“石头陀蓝瑛”,说明是晚岁笔。                                  以后。
             画中一行人骑驴,仆人扛着行李风尘仆仆的往远处的城郭前                            这是他一生中最精彩的时期,此时在融会贯通前人技法的
         进。途中寒风簌簌,远山皑皑,已是初冬光景。行旅的形象可以                          基础上蓝瑛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面貌。有人评其晚年画风“绝似仲
         参见四川博物院藏《溪山飞雪图》。虽提到法宋元大家笔意,但                          圭(吴镇),复似启南(沈周)”,一语道出蓝瑛画风在渊源上
         是个人风格明显。其创作主要以敏捷快速的粗笔山水为主,山石                          与文人画的关系和晚年苍劲雄浑的画风。它是以文人画的题材,
         的轮廓线短小、破碎,用笔折转灵便,少皴笔,以破笔点苔,山                          表现出士人隐逸的意趣。其高远构图有如空中俯视式的取景,使
         头敷以浅淡的石绿,树木的画法也更加屈曲苍老。                                人如临其境,从而产生天人合一之感。另一方面,又以苍老的粗
                                                               笔,勾皴擦点,营造出一种苍茫雄奇、高古豪迈的意境。





































                    与《溪山飞雪图》行旅形象对比                    与《秋山万木图》款识对比               秋山万木图 安徽省博物馆藏 1654年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