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8 - 北京保利 艺林藻鉴—古代书画
P. 328
吴炳(传)宝珠玉蝶图
宋人写实 自然生动 吴炳画法 条陈析理
本作《宝珠玉蝶图》绢本设色,所绘粉色牡丹一株,设色 据元代夏文彦的《图绘宝鉴》所载:“吴炳,毗陵人。工
富丽,渲染细腻,极具光泽感,其右上蝴蝶一只闻香而来,翩翩 画花鸟,写生折枝,可夺造化,采绘精致富丽。光宗李后多爱其
飞舞。画面中牡丹花头、花叶和茎以及蝴蝶的画法,画家是以色 画,恩资甚厚。绍兴间画院待诏,赐金带。”《画学集成》中:
彩的调配和物像的形态表现前后位置、向背翻转等关系,考究 “吴炳,毗陵人,工画花果、禽鸟真态,写生可夺造化。”《画
细腻。除却蝴蝶的触须、前肢、叶脉是仅有的几处细笔勾勒之 继补遗》中:“吴炳,毗陵人,工画花果、禽鸟真态,写生可夺
外,全幅采用没骨法为之。《宝珠玉蝶图》原为折页,签署: 造化。”吴其贞在《书画记》卷六中提到“吴炳虞美人图。画法
“宋吴炳宝珠玉蝶图”置于右上角。后重新装裱,裱于天杆背纸 如生。”
处。画面鉴藏印四枚,清晰可辨,其中有项元汴藏印是“项元汴 吴炳在南宋是最出名的花鸟画家之一,和李迪、林椿齐名。
印”、“子孙永保”,吴廷鉴藏印“吴廷”、汪文柏鉴藏印“古 他的作品有两种面貌,一种是以上海博物馆的《竹雀图》为代表
香楼”。 的勾线作品,其特点是:线描勾勒、淡设色,继承黄荃的风格。
自然界中有传统牡丹有品名曰“璎珞宝珠”,宋人写实, 第二种是以北京故宫的《出水芙蓉图》和上海博物馆的《虞美人
讲究状物写生,用色雅致。参见美国哈佛美术馆藏《牡丹》、纳 图》为代表的没骨作品,特点是:没骨,重设色,继承徐崇嗣的
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藏《牡丹》以及,的牡丹从花、叶到茎、 风格。
蕊,设色都和自然界的“璎珞宝珠”高度一致,为宋院画典型的
时代风格。
左为《虞美人图》,右为《出水芙蓉图》
美国哈佛美术馆藏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藏
上述两幅作品皆为团扇,没骨画法,设色富丽,花朵作为主
体非常突出,有光泽感,茎叶比较暗淡。在《出水芙蓉图》中,
似乎有光由内而外地向四周散开,使得每一片花瓣在内部光芒的
照射下格外的轻盈透亮。而在《虞美人图》中,光线出现在《虞
美人图》的右方,右边的白花整个迎光绽放,展现出和《出水芙
蓉图》一样的轻盈透亮,中间下部紫色的复瓣的花瓣右边亮左边
暗,在光线下显得特别丰盈,这种对光线的观察和把握能力,具
有划时代的先进性纵观整个宋代花鸟画家的传世作品,仅吴炳一
人!他的作品具有这种标识性的光影感,是不可复制的个人绘画
特点。
台北故宫藏 本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