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6 - 北京保利 艺林藻鉴—古代书画
P. 306

【724】

          724
          王  杰(1725-1805)  行书《醉翁亭记》
          六屏  水墨纸本

          WANG JIE  CALLIGRAPHY
          album leaf of six pieces; ink on paper
                             1
          135×31 cm.×6 53  /8×12  /4 in.×6  约3.8平尺(每幅)
                        1
          RMB: 60,000-80,000
          题识: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                            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
              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                           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庐陵欧阳修也。醉翁亭记,王杰。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钤印:王杰之印、伟人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                      说明:此为张培敦旧藏,由张培敦后人提供。张培敦(1772-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                           1846),字研樵、砚樵,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翟大
              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                           坤弟子。精鉴藏,工书,善画山水,师法文徵明,笔法
              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                           秀韵。
              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                      王杰,字伟人,号惺园、畏堂、葆淳,陜西韩城人。乾隆二十六年状
              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                       元,授修撰。乾隆五十二年由兵部尚书授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傅。
              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                      嘉庆七年退休,卒谥“文端”。工诗文,通《易》学。书法宗赵孟
              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                      頫,尤工小楷。
              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