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百年薪火—近现代文人瓷画
P. 64
5065
王大凡 粉彩戚家军海上抗倭人物故事瓷板
37.5×24.8 cm.
RMB: 600,000-800,000
款识:“戚家军海上抗倭。时在乙酉(1945年)仲冬月之中澣,
伯英仁翁世叔大人雅玩,愚侄云陔敬赠。黟山樵子大凡王堃画于
珠山之希平草庐。”钤印:“王堃”、“大凡”
王大凡(1888-1961),珠山八友之一,名堃,号希平居士,又
号黟山樵子,书斋名“希平草庐”,安徽黟县人。师承文人派彩
瓷,新粉彩奠基人汪晓棠,传世作品以粉彩人物故事为主,偶见
花鸟走兽,画风祟尚钱慧安。后改名琦,沙山春,多写传统历史
人物。1915年美国费城,国际巴拿马博览会上,王大凡凭其扎实
的书画功底,深厚的文学修养,绘粉彩《大富贵亦寿考》人物瓷
板画,获一等国际金奖。1928年王大凡,王琦等十位瓷艺画友,
以“月圆会”的形式瓷坛结社,发奋挥毫,形成世人称之为“珠
山八友”的瓷艺家群体,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陶瓷艺术流派,珠山
八友的功绩成为景德镇陶瓷美术史上,一座引人注目的里程碑。
戚家军海上抗倭瓷板画,是王大凡以明代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
继光海上抗倭为主题,以落地粉彩的装饰形式,满板布图,戚继
光威风凛凛的英雄气概在王大凡笔下描绘的淋漓尽致,画面中大
船小船,旌旗招展。火炮长矛,士气高昂。画面右上角王大凡用
极其工整俊秀的书法记录晚辈孝敬世叔的真诚心意。干支纪年为
公元1945年冬月。上款人物伯英仁翁大人本身就是抗日英雄。
1945是中华民国胜利年,中国人民自1937年与日本侵略者展开长
达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日本侵略者
无条件投降。在这举国上下,庆祝抗战胜利的欢呼声中,王大凡
取抗倭名将戚继光海上抗倭的题材,再现中华历史上,战胜日本
侵略者的民族英雄戚继光的光辉形象,旨在振兴家邦,其意义深
远,耐人寻味。
珠山八友瓷画作品,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存世量不多,尤其
是像这种落地彩,人物多,重工重彩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从
香港市政局一九九一年出版的《瓷艺与画艺》一书,民国时期南
昌大瓷庄丽泽轩,王大凡先生写瓷画的润例中,我们知晓王大凡
先生写人物瓷画的收费,是按瓷画作品中人物数量来定价的,像
戚家军海上抗倭,画面中有八个人物,可想而知,这件作品当时
就价格不菲。
时光荏苒,七十七年过去了,戚家军海上抗倭瓷画仍品相极佳,
胎、釉、彩、字、画、印皆精。今登场亮拍,实属十分难得,弥
足珍贵。
上款伯英:张钫(1886-1966),字伯英,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炮
兵科毕业,1946年叙阶陆军上将。抗战胜利后,张钫任国民政府
国策顾问,1946年当选为国民政府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1949
年成都宣布起义。建国后,当选为全国第二届政协委员会委员,
1957-1965年,住北京,写下三十多万字的回忆录《风雨漫漫
四十年》,于1986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