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万象—中国艺术珍品
P. 94
* 1096
明 「朱三松」刻竹雕「二喬並讀」圖筆筒
「三松」楷書款
A BAMBOO CARVED BRUSH POT
Lot
Ming Dynasty
1096(mark)
1081
1099 松韵山房集珍 - 筆筒以橫雲煙嵐交織新月梧桐為背景,玲瓏湖石矗立,又有曲欄饒台,以剔地深刻手法雕二喬拜月,二喬著
霓裳珠玉,膜禮拜月,其儀態萬方,婉約秀美。雕法精細,錯落有致,場景豐富,頗有畫意。筆筒泛紅褐
色,包漿厚重。山石枝葉間陰文雕刻隸書「三松」款,結字方正有力。
朱稚徵,號三松,為小松仲子,是明代嘉定派竹刻創始人朱鶴之孫。雖然朱鶴(號松鄰)為朱氏竹雕開創
者,但發展到朱三松,技術更加精煉,所刻筆筒、臂擱、香筒等物在當時便是極珍貴的珍玩,嘉慶帝對朱三
松的作品也是情有獨鍾,嘗題「傳神只作蕭疏筆,經久由來以樸存」。陸扶照《南村隨筆》中曾這樣評論朱
鶴,其「雕刻刀不苟下,興致始為之,繼者其子小松纓,至其孫三松稚徵而技臻絕妙」,故有「小松出名而
掩松鄰,三松出名而小松」之說。
明代中葉以前,尚沒有以刻竹聞名者,自正德、嘉靖以降,始有三朱、李、濮諸人。三朱者,朱松鄰、朱小
松、朱三松祖孫三輩。朱鶴開創了竹刻「嘉定派」。清趙昕撰《竹筆尊賦》謂「疁城以竹刻名……鏤法原本
朱三松氏。朱去今未百年,爭相摹擬,資給衣饌,遂與物產並著」,事實正是如此。
筆筒為筆墨紙硯等文房用具中最遲者,乃為雅捨、書齋案幾之陳設器具,為擱置毛筆專用。竹雕器作為筆筒
之大宗,以其材質虛心勁節之性頗合文人雅趣,常用以表現文人隱逸之情懷。其時,竹刻名家輩出,竹雕
筆筒亦為世人推崇,可為繁盛一時。此件筆筒堪稱朱三松的代表之作,從目前已知出版物中選擇一二,可為
參考。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朱三松竹雕仕女圖筆筒,其一:構圖風格,以浮雕、鏤雕之法雕琢古松穿岩而
出,蟠曲如龍,松下置文房雅器,岩石處形成自然留白。其二:作品中人物神態的刻划、服飾及手指的運刀
風格如出一轍。
15.5cm.High, 11cm.Diam
RMB: 300,000-500,000
82 萬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