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万象—中国艺术珍品
P. 55
* 1051
清乾隆 礬紅寶相花紋甘露瓶
A IRON-RED LOTUS VASE QING DYNASTY,QIANLONG PERIOD
Qianlong Period, Qing Dynasty
藏草瓶,亦稱「甘露瓶」,為藏傳佛教陳設用法器。本品圓唇,直頸,頸下部有輪狀凸起,豐肩,腹下漸收,束脛,覆鉢式圈足,內壁施白
釉,外壁以礬紅彩繪飾。由上至下依次為回紋、朵梅紋、覆蓮紋、仰蓮紋、如意紋、變形覆蓮紋、折枝西番蓮紋、蕉葉紋、覆蓮紋。
瓶型秀美,色彩協調,為藏族傳統造型與清代早期陶瓷燒造工藝的完美結合,而御製藏草瓶尚有另外一種用處,即作皇室賞賜西藏僧侶之
用,這與清朝帝王民族統治之政策不無關係。
通過尊奉藏傳佛教以加強中央集權,是清朝政府民族政策的重要內容。據記載,乾隆帝對藏傳佛教極盡虔誠,堅持每日打坐修持,學習梵文
和藏文,下令將雍和宮改為喇嘛寺,仿西藏桑耶寺於承德建普寧寺,又仿拉薩布達拉宮於承德建普陀宗乘廟,於紫禁城內仿西藏托林寺壇城
殿築雨花閣……凡此種種。藏傳寺廟的增多及法事活動的頻繁,促使藏式法器及陳設的大規模製作,大量不同材質的法器經清帝的授旨而成
形於造辦處,在此背景之下,景德鎮御窯廠在奉命惟謹的督陶官唐英的監督之下進行著繁忙的生產事宜。
《乾隆紀事檔》:「(乾隆十一年)二月奉旨燒造紅花甘露瓶,俱不要款」;「(乾隆十一年)五月初一日,唐英將按旨照樣燒造得:紅花
白地甘露瓶四件……奉旨俱留下,其甘露瓶著唐英再燒造幾件」;「(乾隆十二年)二月二十九日,大臣海望來說:太監張玉傳旨:著傳諭
唐英將甘露瓶陸續再做些來。」
22cm.High
RMB: 60,000-80,000
底部
1051
萬象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