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6 - 万象—中国艺术珍品
P. 266

* 1292

            明崇禎  青花「李陵別蘇武」故事圖大筒瓶
            A BLUE AND WHITE "THE FAREWELL OF LILING AND SUWU" VASE
            Chongzhen Period, Ming Dynasty


            筒瓶是崇禎時期的典型器形,此件筒瓶唇口束頸、直腹下斂、底足平實,呈直
            筒形,造型挺拔,為這一時期的標準形制。晚明時期時局動蕩,此種造型也寓
            有「天下一統」的良好祝願。明末泰昌、天啓、崇禎三朝官窯停燒,卻給民窯
            生產帶來了歷史機遇,步入了一個興盛的時期,從大量崇禎、明末清初拍品來
            看,當時民窯瓷器的工藝水平已經不輸嘉萬製品,精者有的甚至超過了嘉萬官
            窯產品。明晚期文人階層的介入,促進了各類工藝品步入了一個興盛期,民窯
            瓷器的燒製也別開生面。另一方面,文人士大夫的參與,使內銷的民窯瓷器繪
            畫上增添了更多文人味。
            整器通施白釉,頸部自口沿處飾一周蕉葉紋,瓶腹通景青花繪李陵別蘇武故事
            圖案。史載,蘇武剛被扣後,匈奴單于曾派李陵去勸降,被蘇武斷然拒絕。等
            蘇武苦熬19年勝利歸漢時,李陵又很羨慕,曾置酒相送,可見李陵的苦悶心
            情。而李陵身後有幾位侍者,或手舉儀仗或手捧錦盒。所繪岩石,頗具質感,
            青花發色鮮妍奪目,分水技法細膩,筆觸纖巧精緻,狀物有神。高超嫻熟的繪
            畫技巧將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衣褶折迭錯落之處尤見功力。晚明畫意轉
            變,下啓康熙瓷畫流行戲劇故事人物之先聲,開一代未有之潮流,由此可見證
            一二。此筒瓶從畫風上具有典型明末時期的風格,譬如地上的「V」形草紋,
            山石邊的魚卵狀葉片,中莖留白的蕉葉紋,皴染畫法的山石,平行括號狀的浮
            雲以及蕉葉山石旁的椿葉點,如此諸多特點俱是典型標準器之要素。縱觀上述
            分析,此件崇禎筒瓶乃是時代之傑作,罕見之珍品,於明末之瓷器史中有其獨
            特地位,當是研究、賞玩、珍藏、沿襲的不二之選。


            參考
            上海博物館編:《上海博物館與英國巴特勒家族所藏17世紀景德鎮瓷器》,上
            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5,圖14青花蘇武李陵故事圖蓋罐

            LITERATURE
            Seventeenth Century Jingdezhen Porcelain from the Shanghai Museum and
            Bulter Collections, Shanghai, 2005, p.14 .

            44cm.High

            RMB: 200,000-300,000



















                                                                                                 1292

          254  萬象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