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8 - 万象—中国艺术珍品
P. 178
* 1186
清嘉慶 翡翠雕甪端形觥
A FINE JADEITE GONG
Jiaqing Period, Qing Dynasty
拍品以三色翡翠為材,所選用翡翠石料質地堅密均
勻,通體呈紫羅蘭色,局部帶有黃綠翡巧色,予人
古樸肅穆之感。關於翡翠一般認為到了晚清才開始
使用,而根據紀曉嵐(1724--1805)《閱微草堂
筆記》中的記載,翡翠因其美麗和稀有,在乾隆朝
早期到中晚期的短短五六十年間就從鮮為人知的一
般玉材一躍成為價值超過和闐美玉的「玉石之王」
了。觀如今收藏於各處博物館中的乾隆及嘉慶時期
翡翠材質的宮廷擺件及璽印等,無不是製作極其精
美的佳作,足見當時對翡翠材質的重視。
本品採用鏤雕、浮雕之法。雕以甪端之形,目視前
方,四足健碩,踞地有力,長尾蜷曲,肌肉遒勁,
體態矯捷靈動,孔武有力,頸部下垂吊一玉雕活
環,構思巧妙,腹背滿飾雲紋及回紋等紋飾,上有
起脊獸面紋蓋扣合,蓋沿曲線流暢。整器效法商周
青銅紋飾,立體感頗強,刻工流暢精細,包漿厚實
凝重,形制古樸中具雋秀,足見皇家氣象。甪端,
為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之獸,頭生一角是其最大
特徵。獅身、獨角、熊爪,傳說日行萬八千里、曉
四夷之語、預知未來、護美善而驅邪妖,原稱角
端,後因「甪」字與其獨角之貌更為相稱,改稱甪
端。在北京故宮博物館太和殿、乾清宮、養心殿等
多處均見甪端器物,可見其形象深受皇家青睞。
觥為古代青銅器,盛行於商代和西周前期。《說
文·角部》記載「兕牛角,可以飲者」,兕為犀,
《左傳》中有「牛則有皮,犀兕尚多」之語;故觥
也稱之「兕觥」,原指犀角製成的酒器。除了與飲
酒有關,同時觥也是一種禮器,在重要的禮儀場
合,以觥飲酒,代表的不僅是飲者的身份和地位,
同時更彰顯「禮」和「制」的崇高隆重。清懷古思
潮興盛,慕古之風大盛,宮廷內外流行以商周青銅
器為藍本,以不同材料仿之,瓷、玉、竹、木等各
種材質,無所不用其極。本拍品用翠代青銅,以商
周青銅器為範,結合宮廷造辦處頂級玉雕工藝,堪
稱摹古創新之精品。
19.5cm.High
RMB: 300,000-500,000
Lot 1187為空號
166 萬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