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万象—中国艺术珍品
P. 123
* 1130
清乾隆 御製鏨胎琺瑯纏枝花卉壽字紋鼎式爐
「大清乾隆年製圓明園第四分」十二字楷書款
1130(mark)
A GILT-BRONZE CENSER QIANLONG PERIOD
Qing Dynast
爐平口,飾朝冠耳,腹部四面及轉角處各設一扉稜,下承四柱形足,蓋頂飾四方鈕,造型仿自商代方鼎,形
象逼真,頗具神韻。爐紋飾亦取法青銅鼎,口沿及雙耳處點綴回紋,四足則裝飾變體龍紋,腹部主體四面在
天藍色地上以鏨胎鎏金飾螭龍組成的饕餮紋,但在局部形態上又略有變化,巧妙的將清代流行的福壽形象融
入獸面之中。爐蓋頂則直接裝飾寶相花及輪狀花卉,寓意福壽連綿,永不停息。福壽之上鏤纏枝蓮紋,以利
腹內香氣飄散。整器紋飾鏨刻精細,色恬靜而淡雅,紋飾風格古樸又不失時代感。
本品的底部陰刻「大清乾隆年製圓明園第四分」,此種注明在地名的宮廷款較少見,目前僅見北京故宮藏對外
出版的「清乾隆 掐絲琺瑯勾蓮紋三式」故118991-1-5/5的款「大清乾隆年製寧壽宮第二分」,款識佈局與本拍
品一致。此種款有橫著、竪著寫兩種,故宮藏品中部分為橫寫、部分為竪寫,本拍品為橫寫,見參閱圖。
鏨胎琺瑯是在金屬胎上鏨出花紋,使紋樣輪廓線起凸,在其下陷處填充琺瑯藥料,經焙燒、磨光、鍍金而成
呈現寶石鑲嵌的效果。鏨胎琺瑯的存世稀少,較掐絲琺瑯而言,他的銅胎略厚便於從銅表面往下鏨刻出紋
飾。注重紋飾的華麗,銅的鍍金,是宮廷御製的重要銅胎琺瑯品類。鏨刻琺瑯的生產主要在乾隆的宮廷內務
府、廣州兩地,主要是在乾隆時期宮廷御製、廣作進貢,大多數鏨胎琺瑯集中陳設在圓明園,嘉慶後不再宮
廷御製,工藝失傳。
備註
廣東崇正,2019年5月23日,編號1662
COMMENT
Canton Treasure Auction, May 23 2019, Lot. 1662
LITERATUR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No. 118991-1-5/5, No. 117818, No. 117820
23cm.High
RMB: 280,000-380,000
本品備註封面及內頁
萬象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