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笔墨留香—荣得夜场
P. 50

饶宗颐《六朝僧》


                                                         文/吴晓峰
                 饶宗颐先生说他一生“运气好”!

                 饶宗颐出生在富豪之家,其父饶锷,无纨绔陋习,性嗜书,藏书、读书、著书为一生所好。所结交皆文学之
                 士。饶宗颐出生时,名福森,其父期待他能步武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所以又取名“宗颐”,字伯子;周敦颐曾
                 在庐山创办濂溪书院,后世称为“濂溪先生”,所以宗颐又字伯濂。后改字固庵,号选堂。

                 饶宗颐先生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有神力相助”。从小,饶宗颐便有“神童”之称,家中虽富
                 有,但其父一直执着于学问的追求,这也影响了饶宗颐后来走上学问之道。

                 1932年,饶锷英年早逝,十六岁的饶宗颐即“披阅群书,详加考核”,续写其父未完成编著的《潮州艺文
                 志》,完成父志,从此崭露头角,以学问文章见重士林。

                 翌年,饶宗颐创作了《优昙花诗》:
                 优昙花,锡兰产,余家植两株,月夜花放,及晨而萎,家人伤之。因取荣悴焉定之理,为以释其意焉。

                 异域有奇卉,托兹园池旁。夜来孤月明,吐蕊白如霜。香气生寒水,素影含虚光。如何一夕凋,殂谢亦可伤。
                 岂伊冰玉质,无意狎群芳。遂尔离尘垢,冥然返大苍。

                 大苍安可穷,天道邈无极。衰荣理则常,幻化终难测。千载未足修,转瞬讵为逼。达人解其会,葆此恒安息。
                 浊醪且自陶,聊以永兹夕。
                 据饶宗颐忆述,“我上过一年中学,后来就不上了,因为学不到东西。但是我的古文教师王慕韩(弘愿)却有
                 一种主张给我影响甚大,就是做古文要从韩文入手。”王慕韩,名师愈,近代佛教居士。广东潮安人。饶宗颐
                 自幼谙熟佛典,应该有受其影响。
                 《法华经》上说,“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优昙花,有
                 “昙花一现”的典故。饶宗颐写了这《优昙花诗》,第一首主要是咏物。既描绘了昙花的形神姿色,又赞美了
                 她的品质情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少年饶宗颐的成熟思想和诗歌艺术特色;第二首则重在述怀。诗人在这里提
                 出“人世衰荣,变幻难测”之理。他认为,即使“千载”也不足以言修身,转瞬就逼在眼前。“浊醪且自陶,
                 聊以永兹夕”是诗的结句。也表达少年饶宗颐对于“刹那即永恒”的体会。有人说:“他有三颗心,第一颗叫
                 好奇心,第二颗叫孩童心,第三颗叫自在心,一颗比一颗高”。饶宗颐的孩童心始终如一,即“永恒”。
                 这组诗刚一传出,便使当时潮州诗文界颇为惊叹,诗坛宿学皆与之唱和,遂被称誉为“神童”。次年(1934
                 年),中山大学中文系《文学杂志》刊载了这组诗。

                 正如其友人夏书枚所说:“选堂既宿学,诗词绘画鼓琴,莫不称著于时,骈文倚声尤精善。尝自言以余力为
                 诗,然观其所为,实兼采魏晋六朝唐宋人之长,随体而施,靡不尽其神趣,险峭森秀,清旷超迈,面目綦多,
                 非琴瑟专壹者可同年而语。”

                 正因为饶宗颐先生谙熟佛典,他的书画,描写佛教题材的佳作众多,本幅“虎踞龙盘地,中有六朝僧”。即其
                 中之一。该作“辛卯”年作,作者时年九十四岁,书画已入化境,所谓“虎踞龙盘地”,画气不画形,求不似
                 之似,“神遇而迹化”;中坐老僧,垂眉低目,已入禅定。“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配对联“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尊前。”更加自然蔚贴,书画浑然一体。
                 饶宗颐先生是国际著名汉学家,也是集学术、艺术一身的大学者。季羡林称,饶宗颐先生在中国文、史、哲和
                 艺术界,以至在世界汉学界,都是一个极高的标尺。学界誉为“亚洲文明的骄傲”。饶宗颐也是罕见的人瑞。

                 饶宗颐自称一生“运气好”!
                 愿见到饶宗颐先生本作品者与饶宗颐先生一样“运气好”。

                 愿拥有本作品的藏家也“运气好”。

                                                                                  壬寅立秋吴晓峰于银集山房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