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无界 香港专场
P. 18
1105
清中期 翡翠雕饕餮紋象耳活環瓶
A JADEITE ARCHAISTIC VASE AND COVER
MID-QING DYNASTY
H:20.5cm
HKD 150,000-200,000
RMB 129,000-171,900
JPY 2,544,800-3,393,000
此器擇天然翡翠整雕而成,做扁瓶形。口微敞,
頸部鏤雕雙象耳,內銜活環,瓶身兩側至肩部到足部
雕出戟,瓶身一次雕鼓釘紋,饕餮紋,蕉葉紋等,下
雕圈足,足部外撇;瓶蓋雕鳳鳥為鈕,另雕一圈夔鳳
紋作為裝飾。器身翡翠質地青翠,水頭十足,所雕紋
飾在天然石色的變換之下,顯得頗具動感,並頗具威
儀。
翡翠自清朝起大量进入中原,尤其到了乾隆年
間,因乾隆帝嗜好仿古,故仿古玉器一時頗為盛行,
翡翠作為質可類玉的美石,自然成為仿古器物的不
二材質。纪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所述:“雲南翡
翠玉,當時不以玉視之,不過如藍田干黄,强名以玉
耳。今則以為珍玩,價遠出真玉上矣……”另據史料
記載,慈禧太后對翡翠尤為垂青,她飲茶用的是翡翠
盖碗兒,用膳使的是翡翠玉筷,髮髻上插的是翡翠髮
簪、指間戴的是翡翠戒指……自她而下,内廷命婦皆
佩戴翡翠玉玔、翡翠耳墜和扁方,而達官顯貴的帽子
也點綴翡翠,以彰顯其地位。其鮮豔的顏色、稀少的
產量、細膩的質地和通透的種份,再加上與中國文化
相契合,讓它當之無愧成為“玉中之王”。故以翡翠
雕琢的藝術品及實用器物貫穿了整個清代的中晚期,
尤其以乾隆朝中後期所作之物最為珍貴。
珍 玩 文 場 專 品 藏 某 東 關 知 家 藏 名
本器為典型的清中期乾隆朝翡翠雕仿古器物,其
器形及紋飾以商周青銅器物為原型,加入了本朝的一
些新的紋飾元素,使得器物整體端莊古樸,卻又頗具
新意,加之整體品相極為完好,外配日本老桐木箱,
是一件非常難得的清代翡翠雕藝術品,可寶可藏。
( Lot 1101-1127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