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9 - 朵云轩2023迎春艺术品拍卖交易会·中国书画(二)文玩杂项
P. 259
W ARTIST BIOGRAPHIES 艺术家简介
汪洛年(1870-1925) 王 昱(1714-1748)
钱 塘(今杭州)人,久居淮上。善山水,与沈塘齐名,戴用柏弟子。後学 字日初,号东庄老人,又号云槎山人、丹林,江苏太仓人。与清代画家王
四王,澹雅超逸。书、画、篆刻,皆守师法,清鄂督张之洞聘任两湖师范等 玖、王宸、王愫合称“小四王”。东庄老人师承娄东“四王”一脉,喜山
校图画教员,大江南北,皆震其名。尝为袁寒云作寒庐茗话图长卷。辛亥革 水,其画淡而不薄,疏而有致,笔意在倪瓒、方从义之间。王昱为王原祁族
命後寓沪卖画自给。卒于上海,年五十六。 弟,对于绘画的认识亦得之于王原祁。从王原祁学画,并观摩宋元诸家,其
面近原祁面目,以仿黄公望最多,笔墨松秀,古浑苍润,并擅浅绛设色。他
汪亚尘(1894-1983) 的山水画于浑古中时露秀润之致。
原名松年,字云隐。浙江杭州人,原籍安徽太平(今黄山)。1915年曾与陈
抱一等人组建中国第一个画会组织“东方画会”。1916年东渡日本留学, 王夫之(1619-1692)
1921年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西画系,同年回国,被聘为上海美专教授兼教务 字而农,号姜斋,人称“船山先生”,湖广衡阳县(今湖南省衡阳市)人。
主任。1928年至1931年赴欧洲作艺术考察,归国后曾任新艺术专科学校教务 明末清初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唐甄并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
长、新华艺术师范学校校长。1935年曾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师范学校教科书 家”。
《美术》上下两册。1947年赴美讲学并举办画展,传播中国绘画,历时近30
年,1975年回国。西画、国画皆擅,尤以画金鱼著称海内外。 王福厂(1879-1960)
名褆,初名寿祺,字维季,号福厂,七十岁后自号持默老人,因喜收集印
王 宸(1720-1797) 章,自称印备,室名麋研斋。浙江杭州人。书法家、金石家。工书,凡钟
字子凝,一字紫凝,一作子冰,号蓬心,一作蓬薪,又号蓬樵,晚署老蓬 鼎、籀隶无不能。清末与丁仁、吴隐等创设西泠印社。民国初年到京,任印
仙、蓬樵老、潇湘翁、柳东居士、莲柳居士,自称蒙叟、玉虎山樵、退官衲 铸局技正,后至沪鬻字治印自给。解放后为中国画院画师。著有《王福庵书
子,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六世孙,王原祁曾孙。书法似颜真卿,多藏古碑 说文部目》《王福庵篆书咏怀诗》《糜砚斋印存》《说文部首检异》等,并
刻。山水承家学,以元四家为宗,而深得黄公望法。枯毫重墨,气味荒古, 集各家刻印辑为《福庵藏印》。
脱略形似,仿王绂尤得神髓。王宸中年的画,干皴中尚有润泽之趣,到了晚
年则枯而秀。与王玖、王愫、王昱合称小四王。 王季迁(1906-2003)
名季铨,1932年改名季迁,字选青,印名王迁,又名纪迁、纪千、己千。斋
王 铎(1592-1652) 号云怀楼。江苏苏州人。王鳌第十四代嫡孙,吴湖帆弟子。现代著名学者、
字觉斯(之),号十樵、嵩樵、痴庵、痴仙道人、烟潭渔叟,平阳府洪洞县 书画家、鉴定家。自幼受良好的私塾教育,早年拜顾麟士为师,在“过云
(今山西省洪洞县)人。明末清初大臣、书画家,王本仁的儿子。 楼”得见历代名迹,大开眼界。曾为上海美专教授。40年代移居美国。擅书
画,富收藏,精鉴赏。藏品以中国绘画史上煊赫名作武宗元的《朝元仙仗
王 概(1645- 约 1710) 图》等宋元名迹为最。与庞元济、张伯驹、张大千、吴湖帆、张葱玉并称
又作王槩。初名匄,一作改,亦名丐,字东郭,又字安节,后改今名,秀水 为20世纪六大收藏家。著有《明清画家印鉴》、《倪云林生平及其诗文》、
(今浙江嘉兴)人,久居江苏金陵。兄王蓍,初名尸,字宓草。以花鸟擅 《倪云林之画》等。
名,兼善诗文、治印。王概曾应李渔之婿沈因伯之请,与其兄王耆,其弟王
臬在沈因伯保存的明末画家李流芳原有四十三幅画稿的基础上,补绘完成 王师子(1884-1950)
《芥子园画传》,后经李渔的帮助,刻印出版。 原名伟,字师梅,四十岁后改名师子,一度寄居上海麦加里,因谐音别署墨
稼居士,江苏句容人。历任上海美专、中国艺专、新华艺专等国画教授。治
王 翚(1632-1717) 艺谨严,花、鸟、鱼、虫,注意写生。用笔用色,施墨布局,跌宕犹劲,艳
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苏州府常熟人 而不俗,丽而不浮。书法则以秦权诏版为宗。
(今江苏常熟)。其绘画以山水为主,山水融会南北诸家之长,创立了所谓
“南宗笔墨、北宗丘壑”的新面貌,故王时敏称“画有南北宗,至石谷而合 王士祯(1634-1711)
为一”。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合称“四王”,又与吴历、恽寿平并称 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山
“清六家”,有“画圣”之誉。其画在清代极负盛名,康熙三十年(1691) 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清初诗人、文学家、诗词理论家。
奉诏绘制《康熙南巡图》,历时三年完成,得到康熙帝的褒奖,被视为画之
正宗。追随者甚众,因他为常熟人,常熟有虞山,故后人将其称为“虞山 王思任(明)
派”。 字季重,号遂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二十三年(一五九五)进
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其诗歌、书法,与董其昌、陈继儒相伯仲。山水淡远
王 鉴(1598-1677) 空润,林木森秀。其钩皴山石,格高韵逸,能以少许胜人多许。间仿米家数
江苏太仓人。字玄照,后改字圆照,号湘碧、染香庵主。明代著名文人王世 点,倪瓒一抹,饶有雅致。
贞曾孙。曾任明末廉州太守,所以也有“王廉州”之称。
王文治(1730-1802)
王 鐈(民国) 字禹卿。江苏丹徒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升侍
王翔鹤, 近代书法家。别名王鐈,字鸣世,镇海下默林王家村(今属慈溪 读,出任云南临安知府。后辞官,屡召不出。往来吴、越间,主讲杭州、镇
市)人。及冠学商于上海,暇辄研习名家墨迹,尤崇颜真卿、虞世南碑书, 江书院。擅长书法、兼长诗文。其书法与大学士刘墉齐名,时称“浓墨宰
落笔气势磅礴。民国初年,回乡任县议会议员,后寓居上海,应工商界书写 相、淡墨探花”。著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
招牌、楹联,并为乡间榜书桥亭名号颇多。
王锡九(1880-1929)
王 素(1794-1877) 字兰史,汾阳籍浙江山阴人。道光癸巳进士,历官吴县知县、嘉定县知县
字小梅,晚号逊之,甘泉(今江苏扬州)人。幼拜师鲍芥田,又多临华喦, 等。长诗文,善书法,尤工隶书。
得其神似。擅人物、花鸟、走兽、虫鱼,无不入妙。亦善写生,创作出不少
从生活中来的画稿。道光初与魏小眠、王应祥并驾。自悔书拙,每晨必临数 王孝煃(1875-1947)
百字,至老无间。其人物画成就最高,上海博物馆所藏的《钟馗图》,是具 字东培,号寄沤,江宁(今南京)人。清季举人。淡泊寡欲,以诗词、书
有代表性的佳作,仕女画也很有声誉。为“扬州十小”之一。篆刻效法汉 画、篆刻自娱。著述甚富。
印,为画名所掩。
王一亭(1867-1938)
王 武(1632-1690) 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名震,号白龙山人、海云楼主等,法名觉器。清末
吴 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勤中,晚号忘庵,又号雪颠道人。明代画家王 民国时期上海著名书画家、实业家、杰出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与宗教界名
鏊六世孙,精鉴赏,富收藏,擅画花鸟,风格工整秀丽,亦擅诗文。传世作 士。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任日清轮船公司买办。上海预备立宪公会成
品有《水仙柏石图》《红杏白鸽图》《鸳鸯白鹭图》等。 立,被推为董事。宣统元年(1909年)当选沪南商务总会总理。次年参加同
盟会。曾参与上海光复之役。沪军都督府成立后,一度任交通部长。后历任
王 云(1866-1950) 上海总商会协理,上海面粉交易所理事长,华商电气公司、中华银行、大达
字竹人,以字行,斋号云樵山房,浙江绍兴人。善书法,工篆刻,师从赵之 轮船公司董事等职。晚年信佛,致力慈善事业。有《白龙山人画集》《王一
琛。西泠印社早期社员。与西泠印社创始人丁辅之、吴隐、叶为铭等有交 亭选集》《孔子哲学》等。
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