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5 - 烟霞通雅
P. 365

本件五胡十六国时期前涼出现的棺版画,完整名称为“建兴38年 前涼 涼州护羌府军议书佐周鹭棺残欠板绘”,绘製於公元350
       年的建兴38年,时在前涼第5代君主世宗张重华在位期间。
          此棺版画左书右绘之迹,保存清晰完整。旧由日本藏家早期入藏,经原东京国立博物馆权威美术史学者小松茂美撰专文《最古的肖像
       画—涼州护羌府军议书佐周鹭棺残欠板绘》於2001年研究介绍,公诸於世。棺板右绘棺主周鹭之像,左书棺主墓志铭,可以说它是为特
       定的个体所专门绘製,並具指了所绘对象的名讳身份及製作纪年等完备信息,故小松氏认为它是已知世界最古的具名肖像画。
          一、
          从本棺版画左侧的墨书墓志来看,其书体属於行隶,且隶书的意味不强,颇异於汉代官方常用隶书字体,而与已知前涼时期出
       土的墓券(如甘肃省高台县出土的公元373年前涼黄氏墓券)文字体较为接近吻合,可推断二者年代相隔不甚远。本棺板墓誌题记,
       竖行共10行,计147字,兹录原文如下:
          涼州护羌府军议书佐建康表是周鹭字伯
          弘之像
          惟建兴十五秊执贞凶逆视远不宾以廿一卒州遣
          鹭假授贞贞迷愚肆毒遂为所害
          先王愍功臣没命怜尸骸不反赐鹭息为军议
          史鹭父参军感亡灵浮漂於异类伤孤霜之命
          丁鹭妻颜遵梁宋节女昌奉继承祠
          造作冢圹良辰吉载若魂而有灵
          安止玄室侍随先母呜呼哀哉
          建兴□□□(三十八)秊大岁庚戌十一月十八日甲申造
          此墓誌,记棺主周鹭身份、籍贯、姓名,以及生平、事功、纪年等内容,是一篇罕见而完整的距今1666年的书法墓志铭遗存。
       估据原文略作断句如下:涼州、护羌府、军议书佐。建康、表是,周鹭字伯弘之像。惟建兴十五秊,执贞凶逆,视远不宾以廿一。
       卒州遣鹭,假授贞。贞迷愚肆毒,遂为所害。先王愍功臣没命,怜尸骸不反。赐鹭息为军议史,鹭父参军。感亡灵浮漂於异类,伤
       孤霜之命丁,鹭妻颜,遵梁宋节女,昌奉继承祠造作冢圹。良辰吉载,若魂而有灵,安止玄室,侍随先母。呜呼哀哉!建兴□□□
       (三十八)秊大岁,庚戌十一月十八日甲申造。
          查《晋书》等相关文献,有关棺主周鹭的生平未有详细介绍,此处结合上述棺板墓誌及小松氏的研究,大致可推考:周鹭,字
       伯弘,籍贯涼州建康郡表是县(今甘肃省高台县西南),曾任护羌府校尉(汉置行政官职,晋沿置,前涼历代君主皆兼任此职)下
       属军事书记官。前涼建兴15年(327),西域腹地发生执贞(生平不详,或为羌人)兵乱事件,时昭王张寔(前涼第2代君主,是年21
       岁)遣周鹭领兵两千一百人前往平乱,意图怀柔执贞。然执贞迷愚肆毒,周鹭反为所害,遂抱忠殒命於荒漠。后张寔之子张骏(前
       涼第4代君主,继叔父成王张茂之位为涼王)在位,为追奖功臣、抚恤忠魂,下旨赐封鹭之子为军议史、鹭之父为参军、鹭之妻为节
       女,並赐造冢圹,以迎鹭之遗魂安止家祠。至张骏40岁(346)英年遽逝后又4年,周鹭冢圹始建成,时张骏之子桓王张重华继任在
       位。他下诏赐造周鹭棺椁,並令循製於棺板上图绘功臣遗容,於像主旁附以朝廷颁表公文格式墨书墓誌铭,详记周鹭功勋事迹及追
       溯先王建业抚忠事功等,以昭后世;又定选良辰吉日吉时,为周鹭忠魂举行了安葬仪式。时在建兴38年(350)庚戌11月18日甲申。
          二、
          从本棺版画右侧主位的人物像来看,小松氏认为所绘者即为棺主周鹭像。画像中的周鹭头戴进贤冠,身著文官服,两手於胸前
       行拱手礼,呈跪坐状。其形止平和儒雅,符合像主书记官的文官身份。描绘线条则笔致简略,衣纹流畅,略施白粉、赭石色装饰。
       其人物表现形式与前涼(4世纪末-5世纪初)《燕居图》(出土於甘肃酒泉市丁家闸五号墓前室西壁)的墓室壁画风格相近,可断二
       者为相近时期画风。
          棺椁的绘饰在中国出现很早,近年出土的西周都城丰镐遗址考古发现的西周墓葬棺板彩绘可作目前最早的佐证。此后战国曾侯
       乙墓的漆绘内棺、长沙马王堆汉墓的三具彩绘漆棺,均为上古时期王侯墓棺木彩绘的重要范例。魏晋以后,中原地区推行薄葬之
       风,棺画装饰渐见废止,且此后由於壁画墓的兴盛,棺画的装饰更显得可有可无,故大部分中世纪的中原墓葬皆流行素棺或素漆
       棺。然而,棺画彩绘的装饰传统却在同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统治区域得以继承。其装饰形式和内容虽有部分源於汉族的影响,但也吸
       收了本地丧葬习俗的一部分。目前出土的棺版画实物依据主要集中在5世纪中期以后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平城时代,而如本件4世纪前
       涼时期出土的棺版画例证极为少见,几乎可称为孤例。
          前涼(318-376)作为五胡十国时期西北最大的割据势力,在涼州大姓汉人张骏、张重华统治时期国势极为强盛,统辖范围包括
       甘肃、内蒙西部、宁夏西部、青海以及新疆大部,其时以涼州为中心的地区更是“士族北上”的最大聚居地,对南北朝的政治、军
       事、宗教、建筑、艺术诸方面都有深远影响。此周鹭棺木画绘製的年代正是北涼国势最盛时期,其鲜明的汉族文化墓葬特徴,无疑
       为考察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面貌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它作为目前出现的最古老的肖像画实物依据,也具有不
       可估量的重要历史研究价值。
          研究者:
          小松茂美(1925-2010),文学博士、古笔学者、美术史学者。山口县岩国市人。1953年进入东京国立博物馆任职,直至1986年
       定年退休。1987年创立古笔研究所,出版《水茎》学术杂志30期,直至2010年3月结束。他毕生著述等身,在日本及东亚美术史学术
       界享有崇高威望。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