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7 - 烟霞通雅
P. 157

1174

         张大千(1899-1983)
         多功峡铁索桥
         设色纸本  立轴
         钤印: 张爰之印(白文)、大千(朱文)、匋香室印(白文)
              士谦珍藏(朱文)
         题识: 录夏七月游西康写多功峡铁索桥,大千张爰。
         题签: 丁巳年八月二十日渔鳬居士识 鳬居(白文)
              己酉夏四月士谦刘寅题 刘寅(朱文)、士谦(朱文)
         木盒题签:李叶霜识 叶霜(白文)
         说明:附题签双重木盒 附参考资料复印件
         91.5×41.5cm  约3.4平尺
         JPY: 200,000-400,000
         RMB: 10,000-20,000






          此幅為1947年張大千西康之遊時所作。是年夏,張大千在上海
       舉辦了畫展後回到成都,聽葉淺予談起西康風景之奇絕雄秀,特別
       是多功峽飛仙關“溜索”渡橋的驚險,遂働念前往采風一遊。很
       快,張大千就邀請了友人一同從成都出發了。他們先至金鳳山,登
       高頤闕,隨後西出雅安,踏上川藏茶馬古道,沿青衣江上行,進入
       多功峽。多功峽相傳為大禹治水著力最多的地方,地勢極為險要,
       也是茶馬古道的要衝。多功峽北接飛仙關,大千行至此處,但見峻
       嶺危崖,索道奇險,但並不敢涉險渡橋。是夜,大千與友人留宿飛
       仙關,在此題詩寫生作畫。除了廣為人知的《飛仙關》,大千還乘
       興畫了《多功峽鐵索橋》一幅,題詩曰:“鐵索高千尺,虛舟渺一
       粟。天風働白波,愕怡不敢涉。”不過,知道此幅畫的人不多。有
       尋訪者據民盟雅安市副主委陳利亞回憶,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
       初,北京一家文物單位和一家外貿公司聯合在雅安收購文物,其中
       就有幾幅張大千的畫。或許這幅《多功峽鐵索橋》就在其中。翌
       日,大千一行離開多功峽飛仙關,繼續沿川藏茶馬古道而去,直至
       8月下旬才原途折返成都。此次西康之行,張大千全程共畫下數十
       幅作品,如《雅州高頤闕》《飛仙關》《多功鐵索橋》《兩河口瀑
       布》《二郎山》《跳鍋莊》《瓦寺溝》等等,並於當年10月在成都
       舉辦了“康巴西遊紀行畫展”。其時川康軍政要員、工商顯貴、文
       化名流無不前往,以一睹新作風采,感受西康景物風情,這批作品
       也在當時基本被訂購一空,作品多留藏在蜀地。今四川博物館所
       藏張大千《西康紀游圖冊》8幅,即於上世紀50年代庋藏自四川民
       間,據稱原本12幅,有4幅已佚。
          题鉴者:
          刘敬林(1888-1976),字士谦,号寅。在世时一直沿用士谦
       之名。祖籍广东三水汉塘,父亲刘成开,在广州经营古董字画店,
       店名多宝斋。刘士谦自小喜欢书画,工作之余,参加了广东国画研
       究会,先后从事政界工作,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他弃笔从军,经历
       多年社会动荡后,在香港静渡余生。
          李叶霜(b.1922),四川人。好古敏求富收藏,且自身书艺高
       超。1970年以关于八大山人的研究论文,获中山学术文化基金文艺
       理论奖,1973年其著作《石涛的世界》一书获嘉新文化基金优良著
       作奖。先后担任美展评审委员,台湾省立美术馆典藏委员。


                                                                                     整体图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