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3 - 紫泥菁英---紫砂古器与近现代臻品
P. 223
446
清早期
朱砂陈鸣远三寿桃杯
清代康熙、雍正两朝,紫砂名家辈出,尤以陈鸣远、陈圣思、陈孟瀛等陶艺大家为代表,所作多仿生蔬果题材,有茗壶、文
房、陈设器等,品种繁多,技艺精湛,其中以仿制桃形器最为精彩,为后世留下许多经典传器。
拍品为朱泥材质,仿生且塑以枝叶连桃实,贴于圆杯体。而叶端、桃实和枝干,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正好三足鼎立,形成杯底
的三个立足之点。整个杯体塑以参差扶疏的枝叶,老枝嶙峋虬曲,枝端上的桃实或大或小,起伏舒展自如。绽放及半开或含
蓄的桃花、花蕾,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技艺卓绝。
康雍正两朝为清代紫砂工艺的鼎盛时期,以精致素雅而著称,仿生技艺更是达到了“与真无二”的程度。据《清文件》记
载,雍正时期常有官员进呈紫砂器被照样仿制成官窑,故推测康熙紫砂桃形洗或许对官窑桃形器有一定的影响。
以三枚桃子为题,谐意“三寿”,典出《诗经-鲁颂-閟宫》:“不亏不崩,不震不腾。三寿作朋,如冈如陵。”汉代郑玄作
《〈毛诗传〉笺》,谓:“三寿,三卿也。”意即寿比三老,犹如巍巍冈陵。桃子是长寿的象征。据《汉武帝内传》,西王
母曾与汉武帝相见,出仙桃七颗,四颗与帝,三颗自食,并告诉武帝“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土不生。
出版: 《紫韵雅翫-中国紫砂精品珍赏》第72-73页,图23,天地方圆杂志社出版,2008年10月15日。
参阅:《宜兴紫砂陶艺》第44-45页,图2,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92年1月。
《陈孟瀛款桃形对杯》库号G3276,Musée national des Arts asiatiques-Guimet集美博物馆。
《锦砂燕赏·锦燕堂藏紫砂器(卷一)》第50-55页,何锦荣出版,2020年9月。
A RED CLAY TEA CUP
Qing Dynasty, 17th century.
12.8 cm. (5 in.) wide.; 7 cm. (2 / 4 in.) high.; 213g.
3
190cc.
估价待询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