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7 - 紫泥菁英---紫砂古器与近现代臻品
P. 177
434
清中期
杨彭年制段泥虚扁壶
紫砂泥料精炼,作虚扁式。中腹扁鼓圆润,而上下收敛饰唇线,壶流二弯,置于壶身偏上位置。壶銴似耳状,
壶盖圆鼓饱满,饰以一叠线,扁珠钮居中。整体紫砂光素器形重韵,气度以浑圆质朴为上。
杨彭年:字二泉,传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王健华依北京故宫博物馆藏“河洛图盘”推断,杨彭
年当生于乾隆晚期,卒于道光晚期)。杨彭年弟杨宝年、妹杨凤年,都是当时的制壶高手,一门眷属皆工此
技,名闻一时他善于配泥,浑朴雅致,首创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之工艺,虽随意制成,亦有天然之致。他又
善铭刻、工隶书,追求金石味,还与当时名人雅士合作镌刻书画,技艺成熟,至善尽美,声名极盛嘉庆年间陈 [434](mark)
曼生(名鸿寿)作宰溧阳(1812-1817),相传由陈曼生设计壶样并题铭,彭年制作,世称“曼生壶”,为世
所珍也尝与瞿应绍合作制砂胎锡壶,柄上镌有“彭年”印记彭年制壶甚多,大多是与陈曼生合作所制。
钤印:杨彭年造(底款);彭年(盖款)。
A YELLOW CLAY TEAPOT BY YANG PENGNIAN
Qing Dynasty, 18th century.
16 cm. (6 / 4 in.) wide.
1
RMB: 10,000-15,000
USD: 1,400-2,100
[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