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弘艺丰2024首拍电子图录—中国书画
P. 87
255
陸儼少《峽江險水》胸中雲水筆中飛 「予乃曾經險水者 , 巨瀾激湍 , 噴射回旋 , 輕舟撞擊其間 , 不容咫尺。
兩岸絕壁 , 雲霧往來 , 隱現異時。」陸儼少用筆以「柔」著稱 , 在此
自古以來,三峽就被喻為長江的珠冠。其雄偉險峻的景色被歷代文人 也大有體現。他畫的每一根線,筆致精細,筆筆見筆,起落有致,繁
墨客、丹青妙手視為藝術創作的絕佳素材,無不濃墨重彩,狀而繪之, 簡輕重,濃淡乾濕,疏密提按極盡變化,且圓厚靈動,力透紙背,極
為後人留下無數可觀的精彩篇章。尤其近現代書畫家中,陸儼少、傅 富韻律感和節奏感,故而,他的山水畫給人感覺往往是隨意氣的生發,
抱石、張大千、李可染等畫家都不吝筆墨,每每寫之。然而卻只有陸 由小到大,由簡入繁,出奇制勝,筆到意隨,超神盡變,純為自然。
儼少一人,把三峽作為自己的山水「命」題,投入最深,創作最多, 有時看似畫不下去,而稍一轉手,柳暗花明,其思絡繹,奔赴筆端,
成就也最大!陸儼少,這位 20 世紀中國畫壇成就斐然的山水畫藝術 又達一番境界。陸儼少從大處取勢,採用凌空俯視的獨特視角,對奔
大師,以其深厚的功力、博學的才識、非凡的創造力,力創了獨樹一 騰浩渺的江流作一概覽。蜀中山色為畫人天然粉本,「一丘一壑皆有
幟的「陸家山水」藝術風貌。 可觀」,江流的蜿蜒奇險,奔湧的江水水紋勾線細勁綿密,船隻溯流
峽江圖和詩意圖這類的題材幾乎成了代表陸儼少山水畫最高成就的代 而上,奮力前進,與浪花留白處相互映襯,大江橫流,江流喧虺,長
名詞。丁醜(1937 年)軍變,陸儼少扶老攜幼一家七口避難巴蜀八年。 風獵獵,不但「細緻縝密,靈氣外露」,更顯藝術大家陸儼少浩大的
抗戰勝利,1946 年 2 月,全家搭乘木筏沿江東下返鄉,於瞿塘、巫峽、 胸襟和氣度。
西陵之處,沿途險灘相接,回波伏流,洶湧澎湃。木筏上終日看山觀 陸儼少之子陸亨先生曾回憶那段江上漂流的經歷寫道:「父親每天總
水,飽覽巴山蜀水的精靈變化,聽川江的號子和洶湧澎湃的濤聲,歷 是搬了個小板凳,坐在木筏邊上,有時我也跟隨父親身邊,觀察水的
時一月有餘,深深銘記在心,日後聞名於世的峽江險水皆出於此。 習性,各種水流的形態,漩渦的動勢,時經一月有餘回到家鄉。這段
長江三峽以險灘急流著聞於世,陸儼少追尋古聖先賢的心路旅程,對 經歷,可以說父親得以飽覽了川江兩岸壯麗的巴山蜀水,對於父親一
兩岸景物和水流作了極為細緻的觀察。木筏在三峽中,時而乘流駿奔, 生以及他整個的藝術生涯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父親整個藝
一去千里,江水噴珠濺沫,激流回伏奔騰;時而長波紛揚,悠悠慢慢。 術生涯的創作中幾乎佔一半以上的題材,是描寫的峽江險水。」
水勢動靜變化,水脈醖釀構成和組合,險灘礁石奇險,峽江兩岸山巒 山有峰巔,攻藝之路則永無止境。《淮南子》有語:「行百里者半
聳立,偶經繁華村落,兩岸奇異景象不斷映入眼簾,深刻銘記在陸儼 九十。」對於清醒而有戰略胸襟的陸儼少而言來說,即使抵達「百里」
少心中,這些都成為他日後筆墨線條、峽江險水的淵源所在。 之程,也決非是止境!
是件《峽江險水》,其所畫的山水,離合聚散,屈曲流轉,極具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