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1 - 弘艺丰2024首拍电子图录—中国书画
P. 161
吳昌碩《紅梅鐵骨》一枝香倚海天寬
吳昌碩(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浙江省孝豐縣鄣吳村(今
湖州市安吉縣)人。詩、書、畫、印皆精,為一代藝術大師,近代六十名家之一,西泠印社首任社長。
吳昌碩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在詩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被認為是海
派巨擘。吳昌碩的藝術將傳統文人畫筆墨與民間審美趣味相結合,並以金石入印、入書、入畫,把
中國畫推進到一個新的境界,對現代中國繪畫界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吳昌碩說自己是「苦鐵道人梅知己,對花寫照是長技」。他的畫作中以畫梅花最多、最精,是其最
為代表性的題材,也最能表達其心意、技藝。
是件吳昌碩《紅梅鐵骨圖》創作於 1921 年,此時他已經自出己意,以篆瘤筆法融入繪畫,運筆如風,
一氣呵成,自稱「掃梅」。此幅《紅梅鐵骨圖》梅枝虯勁,參差錯落,繁而不雜,充滿生機。健壯
的枝椏,恍有生根之力,錚錚鐵骨,體現出樸拙雄強的內美,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
吳昌碩有時畫好一幅畫,就張掛在牆壁上反復觀賞,並請好友來品評。《紅梅鐵骨圖》上有提及「擬
復堂設色而仍似李晴江此學問荒落之累」茲寫擬李復堂點色,而古意不及,從中可以看到吳昌碩著
意於追摹古人,每每畫成,又覺得不似,因而字句略帶調侃的意味。但是吳昌碩不是對前人亦步亦
趨,他曾說「奔放處要不離法度,神微處要照顧到氣魄。」
吳昌碩曾在《三年學畫梅》詩前小序中說:「醉後以酒和墨,為梅花寫照。梅之狀不一:秀麗如美
人,孤冷如老衲,屈強如諍臣,離奇如俠,寒瘦、枯寂、堅貞、古傲如不求聞達之匹士。筆端欲具
此眾相亦大難事。」吳昌碩創作的紅梅,不僅是他繪畫藝術的體現,也反映了他對生活的深刻理解
和獨特感悟。因此是件吳昌碩《紅梅鐵骨圖》展現了吳昌碩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遠的意境,描繪了
梅花的高潔和堅韌,體現出吳昌碩的極高的藝術追求和精神世界。
387 吳昌碩 1844-1927
紅梅鐵骨圖
設色紙本 立軸
題識 1: 梅花鐵骨紅,舊時種此樹。艷擊珊瑚碎,高倚夕陽處。百匝繞不厭,園涉頗成趣。
太息飢驅人,揖爾出門去。辛酉仲春,擬復堂設色而仍似李晴江,此學問荒落之累吁。
安吉吳昌碩時年七十八。鈐印:吳俊卿、 抱員天;
題識 2: 潤生仁兄大雅屬,畫畫竟與跛翁狂飲於迎秋圃。老缶又記。鈐印:吳俊。
出版: 1.《吳昌碩全集·繪畫卷三》第 243 頁,上海書畫出版社,2017 年。
2.《樸珍抱精一一近現代名家書畫作品集》第 30 頁,西泠印社出版社,2022 年。
展覽: “鶴鹿春華展覽一一吳昌碩藝術的傳承與影響”展覽,華方藝術中心,2018年4月15日-5
月6日。
說明: 潤生或為松竹草堂主人尹恭壽(1876-1945),字潤生,又字南山,別署洗心藏密軒主。
祖籍鎮江丹徒,宋朝著名理學家尹煌二十三世孫,清末秀才,善吟詠,工書法,喜收藏。
早年一直在南京交通銀行擔任文書工作,曾是該銀行的股東之一。
3
172×46 cm. 67 /4×18 /8 in. 約 7.1 平尺
1
RMB: 200,000-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