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古音流凨
P. 76
承 嬗 丹 青
—明清文人画的古典复兴
中国文人画发展史是一部不断回到古典、并向古典致敬的历史。
明朝中期,吴门地区的画家们开始厌倦了明代初期的宫廷绘画和
浙派山水风格,将目光投向元代,意图以赵孟頫等人的方法建立一种
新的画风以区隔与北京的不同。在经过了一众前辈画家的积淀后,苏
州一带逐渐形成了以沈周和文徵明为领袖的新画派。沈、文一脉,特
别是文氏一门对画坛的影响延续了一个世纪之久。到晚明,人们对渐
趋泛滥的吴派绘画或多或少产生了审美疲劳,纷纷寻求新的尝试,这
使十七世纪初期的画坛一度呈现出繁荣生动的景象。
十七世纪晚期,以王时敏为首的“四王”正是力撑复古的旗帜来
表达他们创新的愿望,他们试图发现古典的真然本色并要求以其为创
作的指导原则。随着王原祁和王翚的先后入都,南宗画派的影响力由
江南向北京转移,到乾隆朝时,中枢的上层文士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
“正统派”力量。由于皇帝的介入和推动,使得这个群体的艺术创作
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这一时期的文人画家们对南宗绘画进行了深
入而富于个性的推演,山水构图更加稳健,笔墨表达也更为精微。
这场持续几个世纪之久的“古典复兴”总是与古代大师作品的踪
迹息息相关。所谓“窥其堂奥”和“得其法度”皆源于对古典作品本
身的体察,是“师法古人”的基本条件。文人画的历史一再表明,唐
宋的典范,不论是王维董源,还是李成范宽,抑或黄公望、倪瓒,他
们总是如同音乐的主旋律,不断呈现为后世作品的主题,这就是我们
经常看到的“仿”,它背后的含义是:回归本源,在绘画的原始典范
中发现关于它的新知识、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