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小残卷斋藏善本碑帖
P. 36

2225
                                汉鲜于璜碑并碑阴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拓本
                                2轴  纸本
                                提要:《鲜于璜碑》于东汉延熹八年(165)十一月立。全称为“汉故雁门太守鲜
                                于君碑”,隶书,十七行,行三十五字,总计八百余字,绝大部分汉字至今保存
                                完好。碑文主要叙述雁门太守鲜于璜的祖先世系及其生平仕历。是碑1972年5月出
                                土于天津武清,现藏天津历史博物馆。因其出土后即入馆藏,且石质松散,不能再
                                拓,故拓本存世罕见。
                                   全碑包括碑座与碑身两部分。碑座为长方覆斗形,上有长方形榫槽。碑身为
                                圭形,上锐下方。碑首阳面中部为“凸”字形碑额,阳文篆书碑名。碑额两侧刻青
                                龙、白虎,额下为一圆穿碑首,阴面刻朱雀,这种以“四神”图象作为碑额装饰的
                                现象,在汉碑中较罕见。
                                   碑文字体结构谨严,浑朴苍劲,含蓄沉着,以方笔为主,斩截爽利,与以圆
                                笔为代表的《曹全碑》等汉碑书体不同,为汉隶中方笔流派的典型代表,对古代碑
                                刻与书法发展史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汉代,雁门处于中原和匈奴的边界地带,如果当地治官无法平衡两者之间
                                的关系,很可能引起匈奴的不满,给民众带来沉重的灾难和战争。鲜于璜任职雁门
                                太守期间严于律已,注重教化,民风淳朴;对匈奴恩威并重,使边关安宁,为朝廷
                                立下了不朽功勋。碑文在颂扬鲜于璜“功绩”的过程中,又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东汉
                                政府与北方乌桓等少数民族的关系,可以印证、补充《后汉书》有关记载。
                                INSCRIPTION OF XIAN YU HUANG IN HAN DYNASTY
                                Rubbing made in 1970S
                                2 Scroll  Paper
                                91.3×267.5cm  36×105  / 8 in
                                                  3
                                83.3×249.5cm  32  / 8×98  / 4 in
                                             7
                                                   1
                                无底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