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小残卷斋藏善本碑帖
P. 118
2279
2279
棱伽山民 旧藏并题签题跋 复无六朝生硬之习,故能高出千古,所谓楷隶是也。宋人不及唐人,
唐雁塔圣教序记 惟少篆隶笔意。降自元明,学力精神皆去古远矣。庚午二月。棱伽山
清初期拓本 民。钤印:偶然
1册31开 纸本 8、此帖椎来知几载,国初明季莫详焉。天心但欲公之世,只许
钤印:岳飞、梁壑子、彦冲、泳之私印、彦冲父、梁叡、顾芸台印、 人看数十年。柳河东云人生数十寒暑耳,此题即前一味和尚诗意也。
顾子长、子长、棱伽山民甲子以后所得、偶然、椁翁、顾曾寿、归实 钤印:雕虫篆刻断简残编
斋、铁石山房、惟德堂、惟德其物、顾亮基印、彭蕴章印、咏莪、醇 9、辛未二月江梅生观。
士、石芗、毛怀、姜、实节、沈焯之印、竹宾、虞卿、杏生、韫斋、 10、古人传笔法而无字体,曰欧曰颜,后人强分别耳。所谓笔
尤兆元印、外物不可必、古照轩藏本、恭寿斋、空、熙山、安雅堂、 法,“沉着虚和”四字尽之。坡公“端庄流丽”二语已佀赘矣。唐时
沧浪渔者、自愧斋 诸贤虽属天纵,然功力极深,故精神所著,后人终不能及。宋人以后
题签:明拓褚圣教。棱伽山民。钤印:偶然 日趋薄弱,江河日下,时代使然,学者亦不能自主,独书道乎哉?
题识:1、繇始以疏贱,得为前思,横所眄睨。公私见异,爱同骨 《论书》一则附记于此。光绪五年(1879)三月。棱伽山民。钤印:
肉。殊遇厚宠,以至今日。再世荣名,同国休戚。敢不自量,窃致愚 仙阶壹品
虑。仍日达晨,坐以待旦。钟太傅《宣示表》。昨见董尚书《千文》 提要:《雁塔圣教序记》刊刻于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因碑石
楷卷自题,凡四岁而成,故行间都不甚匀称耳。然亦以此避熟也。钤 立于长安慈恩寺大雁塔,故亦称《慈恩寺圣教序记》。《雁塔圣教序
印:安雅堂、梁壑子 记》分序、记两部分。序为唐太宗李世民撰,序文二十一行,行四十二
2、《三畅咏》不知夹杂何处,遍寻良久,杳不可得。须他日漫 字。记为唐高宗李治撰,记文二十行,行四十字。序与记均由唐代著名
漫捡觅,或有获著否。临包山小幅己题欵,附古剑如面。梁壑白。钤 书法家褚遂良书丹,万文韶摹勒。碑石石质较佳,至今无大损。
印:泳之私印、安雅堂 此本为清代吴门收藏家棱伽山民旧藏,封面有棱伽山民题签,
3、右明拓《褚书圣教序记》,眇道凝玄、有玄奘法师者、诸法 扉页有棱伽山民所绘“梅兰图”。后有山民之师刘彦冲两页书稿。拓
之玄宗、上玄资福、智地玄奥,此五“玄”字末点未损,又后“治” 本后有棱伽山民七则题跋。此本墨色浓郁,为清初拓本,据山民题
字末画未剜,善本也。相传“玄”“治”字皆康熙初年被车聘贤所考 跋,此本序五行之“妙道凝玄”,十行“玄奘法师者”,后记二行
损云。甲子以后,棱伽山民在万卷楼书。钤印:偶然 “诸法之玄宗”,九行“上玄资福”,十一行“智地玄奥”,此五
4、我生孤僻本无邻,己外浮名更外身。消遣百年须底物,他时 “玄”字末点均未损,雍乾以后此点被凿损,以避清圣祖玄烨之讳。
留与学书人。民又集苏诗。钤印:雕虫篆刻断简残编 Former Collection and Annotated by Lengjia Shanmin
5、此帖椎来三百岁,我今初六十秊,看帖学书真乐事,独有人 YANTA SHENGJIAOXUJI IN TANG DYNASTY
情见可怜。度。棱伽山民持此帖示观,后有集苏一绝,感慨系之。因 Early Qing Dynasty rubbing
亦率书二十八字,时戊辰七夕也。杲朗志于葑溪冷水湾。钤印:一味 1 Volume Paper
摹古 13.5×24cm 5 / 8×9 / 2 in
3
1
6、褚河南生于隋开皇十六年,卒于唐显庆三年,寿六十三岁。
7、按《疑年录》,褚河南四旬外书《三龛碑》,五十六七岁书 无底价
《圣教序》,六旬外书《房元龄碑》。初唐诸公书无不从篆隶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