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3 - 陇泉集粹 历代钱币(古钱 金银锭)
P. 133
5470
宋金 “淄州回易务买到轻赍银贰十四两三钱半专副李彦修武郎特□□务王时 天二十四两三钱 真花银 宣
差”(花押),二十五两银铤,975.6克,中乾评级:XF45 评级编号:82044194
Jin Dynasty, 5 Tael silver ingot
RMB: 60,000-200,000
“回易”,交换、贸易、买卖之意。回易一词早在隋唐之际的史籍
中便有出现,也写作“迴易”“回图”或“图回”。入宋后,朝廷允许
军队在军费不足时从事经营活动,甚至还专门发放经营本钱,引导军
队回易生利,用以养军。例如开邸店、卖熟药、酿公使酒、或长途贩
运商品、倒卖钞券、贩易交引,甚至放贷生利、走私盐茶等等。金代
也曾二次设置“回易务”,“承安三年(1198)九月,于两行部(燕京、
汴京)各置回易务,以绵绢物缎易银钞,亦许本务纳银钞”,这是在
当时交钞滞行的情况下设立的,该机构不仅经营商品买卖,而且主掌
了新旧纸钞和白银的收兑业务。“贞祐四年(1216),三月,翰林侍讲
学士赵秉文言,自迁汴以来,废回易务,臣愚谓当复置之,令职官通
市道者掌之,给银、钞、粟、缣、麦、帛之类,权其低昂而出纳之。
诏议行之”。这里的回易务不但具有商业性质,更兼具有稳定钞价的
货币管理职能。即通过商品买卖稳定物价,抑制纸币通货膨胀,另一
方面通过银钞兑换,挽救纸币信誉。“轻赍”,轻便而宜于携带的意思,
相对于金代一两白银可以折换贰贯铜钱来说,银就是轻便易携之物,
铤中铭文“买到轻赍银”就是指通过以铜钱、纸币购买甚至以物易物
的方法,折合换算的银两。该铤从器形特征及行文来看,可判定为金
代银铤。回易务相关银铤目前所见不过四五枚者,珍罕!
—摘录自刘翔《瑞应堂笔记》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