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5 - 陇泉集粹 历代钱币(古钱 金银锭)
P. 125
5441
清 四川 “南川盐局”“南计商”十两银锭,361.4克,淡黄色包浆,
戳记规整,整体状态良好,虽底部有验银一处,但不改该品种之珍贵程度
中乾评级:XF45 评级编号:82044143
Qing Dynasty, Sichuan Province, 10 Tael silver ingot
RMB: 20,000-50,000
四川的盐务管理,始于顺治初年“四川盐法旧隶巡按,后改隶巡抚。 盐销额,划分销盐的区域称之为“岸”,然后根据运道的分布不同将
四川盐务以四川总督管理”。在产盐州县,设盐务通判、州判、同知、 岸与相应的产盐区挂钩,形成一个个运销网络,四川本省称“计岸”。
大使。在重要产地和盐场,则设县丞、巡检、委员具体管理。直至清 与此同时,又将相邻的云贵和湖北湖南的部分地区纳入这一体系,称
末,丁宝桢推行的官运商销。 为“边岸”和“楚岸”。
清代四川对盐榷税始于顺治间,真正奠定川盐百年运销大计的是 南计商即是行销南川县的计岸盐商。南川盐局即是南川县岸局,
雍正九年开始实施的“引岸”制度,清政府针对川盐建立了一套完整 负责南川县的计岸盐课的机构。此件川锭遗存属第一次发现,也填补
的运销制度。其最基本的内容是综计全省食盐人口和盐产区,确定引 了计商与岸局同时打铸出现的空白。
徐州 蜀中方伯
5442 5443
清 四川 “光绪二十九年合州盐课”“永丰庆” 十两银锭,351.6 清 四川 “二十五年盐课”“裕亨同”“江计商”十两银锭,350.6
克,原始状态,自然磨损,惜锭面有两处验银,较少见 克,整体淡黄色包浆,铸纹可见,戳记带边栏,字体清晰、流畅,味
GBCA:XF40 评级编号:1610055633 道感十足
Qing Dynasty, Sichuan Province, 10 Tael silver ingot 中乾评级:AU55 评级编号:82044146
RMB: 10,000-20,000 Qing Dynasty, Sichuan Province, 10 Tael silver ingot
RMB: 20,000-50,000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