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9 - 尚古存珍---—古董珍玩专场
P. 319
1306 清乾隆 碧玉灵牛衔穗摆件
说明: 牛的形象在中国深入人心,牛在十二生肖中是对应十二地支的「丑」,中国人对牛的认知一向是尽忠职守、勤奋努力、有力但又祥
和温顺。这其中多少与其助力农耕的角色有关。伦敦佳士得曾在 2003 年 11 月 11 日拍卖过一件玉牛摆件,拍品 65 号,上面刻有乾
隆皇帝在丙寅年 (1746)所作的御题诗「丑之精, 食之本,乐彼万民, 岁赖以稔」,对牛的美德赞誉有加。
与牛相关的故事,甚至可以追溯至夏朝,传说中大禹治水时,曾铸造一头铁牛镇水,其后因禹治水有功,舜禅让帝位,禹建立夏朝。
数千年之后,乾隆皇帝仿效前朝圣主,在 1755 年下令御制一头铜牛置于清漪园(后改名颐和园)的昆明湖畔。牛背上錾有 80 字篆
文歌颂赞扬大禹铸铁牛以治水之功。
碧玉卧牛,内蕴深沉,玉质中渗透着日月之精华,正是碧玉的这种稳重与庄穆,博得了乾隆帝的喜爱。此件碧玉琢制成一头健壮的
卧牛,形制巨硕,同材质,同题材未见同例,应为宫廷贵族、达官显贵所有,乾隆时期,皇帝不仅喜爱碧玉这种材质,更是对牛有
着高度赞扬。
灵牛身体呈侧卧状,头部回首,口衔穗草,以一种写实的技法,琢磨而成。造型精准、意趣生动,玉牛趴卧,四足蜷于身下,牛尾上卷。
牛首侧昂,目视前方,双目炯炯有神;高鼻阔口,口衔一束稻穗,稻禾结实累累,叶片卷曲。头部五官及两角等细节处雕刻逼真,
双角硕长,粗韧利健,翻卷贴于颈部,双耳与尾部茸毛纤毫毕现,刻画细腻,颈部肌肉堆积感刻画极为写实,牛背侧弯脊骨形成道
优美弧线,干净利落,整体憨态可掬,赏心悦目。牛为十二生肖之一,对应十二地支的丑。牛具有尽忠职守,勤奋努力,坚毅而不屈,
有力但祥和温顺的品质,常被人视为丰登、兴旺的祥瑞之物。
传世玉雕卧牛作品颇多,如本品形之硕大却罕,参考中国嘉德 2009 年 11 月 21 日,编号 2107,“清乾隆 碧玉卧牛”,宽 17cm,
成交价 RMB 6,160,000;纽约佳士得 2019 年 3 月 20 日,编号 824,“清 18 世纪 碧玉大卧牛”,长 30cm,成交价 USD 591,000。
牛的亲民形象及神话传说,令它们很早就出现在玉雕动物摆件中。及至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一批如本件青玉卧牛这样雕工精良、体
量硕大的例子。这些大玉牛不论从雕刻的工艺水平还是用料的大器上,都有别于体型较小且质量普通的动物摆件,备受皇室青睐。
英国 Woolley and Wallis 拍卖行于 2009 年 5 月 20 日拍卖一件乾隆青玉大卧牛,拍品 388 号。该玉牛所带铜鎏金底座落有乾隆年款,
指明其宫廷陈设的身份。剑桥大学费茨威廉姆博物馆藏有一件此类青灰玉大卧牛,载于 J. Ayers 及 J. Rawson 著 1975 年伦敦出版《
Chinese Jade throughout the ages》,页 120,编号 395。何鸿卿爵士的藏品中,亦收有一件灰黑玉大卧牛,见 J. Rawson 著 1995 年大
英博物馆出版《Chinese Jade from the Neolithic to the Qing》,页 375,编号 26:19。纽约佳士得曾于 2000 年 3 月 21 日拍卖一件青玉
大卧牛,拍品 126 号,与本拍品十分相似,唯其牛首微昂。亦可比纽约佳士得 2008 年 3 月 19 日拍卖一例,拍品 436 号。
A JASPER CARVED PENDANT
Qing QianLong Dynasty
58×33×18 cm
RMB: 800,000-1,500,000
中国嘉德 2009 年 11 月 21 日 纽约佳士得 2019 年 3 月 20 日
编号 2107 编号 824
成交价 RMB 6,160,000 成交价 USD 591,000
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