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0 - 尚古存珍---—古董珍玩专场
P. 300

1281  13 世纪  尼泊尔风格 铜鎏金金刚手护法像

                说明: 这是一尊尼泊尔马拉王朝时期的造像,具有典型的加德满都地区风格。造像采用红铜鎏金工艺,由于尼泊尔造像所用红铜纯度极高,
                    铜质细密,导致鎏金过程中金铜之间无法完全咬合,经年累月,就形成了这种斑驳的效果,这也几乎成为判断正宗尼泊尔造像的一
                    个典型特征。
                    造像主尊为一面二臂的金刚手菩萨,头戴五叶宝冠,发髻高束,耳悬圆铛,一面三目,与常见的忿怒相不同,此尊像显露出沉静的
                    胜利姿态。其袒露躯体,身缠青蛇,帛带绕臂呈 U 型飘扬,手腕、脚踝佩钏镯。右臂高扬、手结期勉印执金刚杵,左手当胸结斯克印,
                    左展战斗姿,双脚分别踩踏多头怪蛇(龙),胯下一只嘴叼大龙的金翅鸟,图像极为特殊。底部为覆莲式宝座,莲瓣颗颗饱满,排
                    列疏朗,上下衬细密的连珠纹。
                    金刚手菩萨是密教金刚部的部主,他与金翅鸟一样有着慑服龙族的威力,在众多的金刚手仪轨中,如事续的经义金刚手、无上瑜伽
                    部的大轮金刚手等,都有着降龙的形象,而此时的龙族,则代表着“贪、嗔、痴”所化现的外道。金刚手与金翅鸟合修的情况,在
                    密教史中也偶有出现,最有名的莫过于宁玛派伏藏《龙钦宁提》中记载的“马鹏炽燃”,是马头明王、忿怒莲师、金翅鸟三合一的
                    修轨。该修法后被格鲁派所吸纳,并将其中的忿怒莲师以事续的金刚手菩萨替换,谓之“丹恰穷颂”。但此件作品在图像上与上述
                    二者均不相同,且无论马鹏炽燃或丹恰穷颂,其仪轨出现时间都在 18 世纪之后,而此件作品的制作时间明显早于 18 世纪。以此推
                    断,这尊特殊的造像所表现的很可能是某种处在过渡阶段的特殊仪轨,传播范围不广、持续时间不长。从这个角度看,这绝对是一
                    件兼具艺术价值、文物价值及宗教文化价值的珍贵作品。

                A NEPAL TYPE GILT-BRONZE FIGURE OF LOKAPALA BODHISATTVA
                13th Century
                10.8 cm. Height. 446g Grammage
                RMB: 60,000-90,000























































                                                           1281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