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3 - 尚古存珍---—古董珍玩专场
P. 133
1118 清中期 “陈鸣远制”款紫砂石榴形杯
款识:“陈鸣远制”四字双行篆书款
说明: 拍品以石榴为题材,源自自然,又超乎想象,看似不经意的捏塑,却将石榴的自然形象和生命映像进行了抽象和概括。此器取“多
子多福”“团圆美满”等吉祥寓意,生动鲜活选用紫砂材质制成,质地温润细腻,工艺具有明显清代的成形特点,手工拍打、捏塑
多种手法都有体现,技艺高超,一气呵成。器身形似半颗石榴,器缘处嵌饰数颗石榴籽,增添了几分生动鲜活之感。一侧仿生捏塑
枝叶贴塑于器身,嫩枝蜿蜒盘曲,叶片繁茂交叠,为老桩增添了活力。塑成杯柄的枝干,古意苍劲,盘屈连叉,寓意长寿。杯底钤“陈
鸣远制”四字篆书款方章。本品将实用性与观赏性融为一体,取桃之象,观其神采,思接千载。
石榴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人的吉祥之物,是以多子多福的象征。古人称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正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云:”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壹千年。”民间婚嫁之时,常于新房案头或他处置放切开果皮、露
出浆果的石榴,亦有以石榴相赠祝吉者。
早在清代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陈鸣远能跳出当时紫砂制器的局限,以石榴的造型为主要语言,加以取舍并适当夸张,使得作品生动
活泼,惟妙惟肖,令人叫绝。陈鸣远这件赏心悦目之作展现了一个热爱生活的艺术家对生活的再创造,开创后代花货先河,这也是
陈鸣远的作品被视为珍宝、精心收藏的原因所在。
参考一件同出自陈鸣远之手的佛手杯,于北京东正 2016 年 5 月 15 日释出,编号 0815,成交价 RMB 1,380,000。
陈鸣远为清初紫砂首屈一指之陶人,本名远,号鹤峰,又号石霞山人、壶隐,其父陈子畦乃晚明著名紫砂艺人,陶艺世家相传,所
制茶具雅玩精美绝伦,亦有古韵又富于生态变化,康雍时已盛名远播,时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美誉,其文房清供制式流传古远,
至今延连,于紫砂艺苑内享着不朽。《宜兴县旧志》记“陈鸣远工制壶、杯、瓶、盒诸物,手法在徐士衡、沈士良之间,而款识书
法独雅健,有晋唐风格。”于紫砂器镌刻诗铭之风气,亦由他所开创。其常用印章有“陈鸣远”方印、“鸣远”方印、“陈”字圆印,
“远”字方印等。
宋陆元光《回仙录》记:“饮器中,惟钟鼎最大,屈卮、螺杯次之,而梨花、蕉叶最小。”梨花杯即宋明以来流行各式花式象生饮
具之代名,如此玉兰式杯,名山隽藏,以象生娇嫩花瓣与拙朴枝蒂衬托,愈显遒劲清趣。其花式象生亦见于明末清初之德化窑与犀
角材质,知是时代风貌。
A " CHEN MING YUAN ZHI" PURPLE-SAND TEAPOT
Middle Period of Qing Dynasty
12.5×8×3.7 cm
RMB: 150,000-250,000
1118(款)
北京东正 2016 年 5 月 15 日
编号 0815,成交价 RMB 1,380,000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