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尚古存珍---—古董珍玩专场
P. 105
1093 清早期 紫檀嵌百宝绶带鸟海棠纹长方盖盒
来源:香港苏富比,2014 年 10 月 8 日,编号 3806
说明: 本品紫檀制成,长方形,圆角相接,起唇口。上下口沿均刻回纹嵌银丝。盖面以螺钿、玳瑁、玛瑙、松石、孔雀石、大漆等为材料,
以百宝嵌工艺在盒面嵌绶带鸟海棠花树图案,寓意“喜上眉梢”。一绶带鸟侧首于海棠花枝头上,鸟语花香,沁人心脾。盖身则光
素无纹,以简单无华衬盖面百宝嵌之华美,构思巧妙,沈着大方,相得益彰。整体画面娴雅静适,体现出高超的工艺技巧,为乾隆
时期难得的文房佳器。| 百宝嵌工艺出现于明代,它是在螺钿镶嵌工艺的基础上,加入宝石、象牙、珊瑚以及玉石等材料形成的镶
嵌工艺,用百宝嵌成的图案花纹会随着照射光线角度的变化,发出各种各样的光彩,主要出现在中国古典家具以及工艺美术品上。
进入清代以后,百宝嵌发展成为清宫造办处制作的重要镶嵌技术之一。明代嘉靖年间,扬州有一位名叫周筑又名“周制”的漆器工
匠,他巧妙利用珍珠、珊瑚、玉石、水晶、玛瑙等名贵材料的质感和颜色,组合成山水人物、花卉翎毛等装饰图案,然后镶嵌在漆
器或者木器上,人们为它取名百宝嵌。《西京杂记》:“汉制,天子笔管以错宝为趼。”《遵生八笺》:“如雕刻宝嵌紫檀等器,
其费心思工本,为一代之绝。”钱泳《履园丛话》:“周制之法,惟扬州有之。清代乾隆时期,有王国琛、卢映之,精于此技。其
后又有卢葵生等名家辈出,百宝嵌工艺盛极一时。”
A ZITAN CARVED JEWEL INLAY RECTANGLE COVER AND BOX
Early Qing Dynasty
26.3×16.1×10.5 cm
RMB: 300,000-500,000
中国嘉德 2012 年 5 月 14 日 故宫博物院藏
编号 3325,成交价 RMB 920,000 “清早期 紫檀百宝嵌玉堂花鸟图长方盒”
文物号:故 00121712
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