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撷珎·古董珍玩
P. 53
早 期 清 筆 雕 訪 友 竹 筒 琴 攜
○
二
六 高 11.5CM 直径 5.3CM
RMB 30,000-50,000
竹雕,也稱竹刻。趙汝珍概括 :“竹刻者, 定三朱」。其竹雕山水畫與南宋時期著
刻竹雕竹也。其作品與書畫同,不過以 名畫家馬遠、夏圭為代表的畫風相仿。
刀代筆,以竹為紙耳。”竹雕早期通常 畫面為「截景式」山水,特點為重心偏
是將宮室、人物、山水、花鳥等紋飾, 於邊角,峭峰直上而不見其頂,絕壁直
刻在器物之上。而且存世的竹雕製品也 下而不見其腳,或近山參天,近景突出,
很少,目前所見的多為明清兩代的傳世 屬於截取扼要部分章法安排。
品。明清時期的竹雕製品,雕刻技藝的 以此構圖題材詳見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精湛,早已超越了前代。筆筒為書房必 出版《虛心傲節:明清竹刻史話》,關
備陳設,此件筆筒用質地細密、紋理美 善明庋藏清康熙〈竹雕丁山射雁圖筆筒〉,
觀的竹子雕刻而成。乃清早期流行樣式。 其背景畫面大致留白,畫風近乎宋人馬
外壁浮雕重巒疊嶂,深山景林,雲煙繚繞, 遠風格之類似風格,可資參考。本件筆
似有鶴啼鹿鳴,山野中綠肥紅瘦,古松 筒技法沿襲自「嘉定派」技法,全器構
蒼勁枝繁葉茂,時間當值初夏,在古松 圖景物前後呼應,雕刻曠達有力,場景
之下、三位高士席地而坐,童子抱琴正 中大片留白,展現平緩幽遠之感,景象
欲獻上,正所謂“彈盡天涯夕陽影,又 遼闊,畫境悠遠平淡,傳達出隱居高士
向山中彈月明”。此事攜雅物拜訪高人, 之閒情逸致。刀工蒼秀,獨具一格,藝
乃高雅之舉。采薄地陽刻技法,刀力遒勁, 術品味豐富,耐人尋味。
風格古樸。形如流水,硬朗豪邁,頗具
嘉定派竹雕特點。嘉定派最早創始人為
朱鶴,在嘉定竹刻藝術中,以朱鶴、朱纓、
朱稚征祖孫三代最為著名,被譽為「嘉
D RA GO N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