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 - 撷珎·古董珍玩
P. 127
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筒型玉器 ( 图 1-2),滥觞于 吴大澄(1835 年- 1902 年),字止敬,又字清
约 5100 年前新石器中晚期,其作用始于古人祭 卿,号恒轩,又号愙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祀神祇的一种器物。玉琮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 清代著名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官员。吴大
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 澄幼承家学,精于金石。大澄的外祖父宝铁斋韩
乃至后来商周时期均有大量器物出现,西周以 崇就是富于收藏的金石、书画鉴赏者。同治七年
后制作渐渐稀少。周代的《周礼.春官.大宗 (1868),吴大澄任翰林编修。至同治十二年(1873)
伯》云:「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苍 出任陕甘学政这段时间内,吴大澄在京师与潘祖
璧是祭天的礼器,黄琮是祀地的礼器;苍璧是 荫、张之洞、王懿荣等人结交。他们于潘氏宅邸
圆形的,象天的形状;琮是方柱形,中有圆孔, 内雅集,收购、鉴赏、考证、校勘金石书画和古
象地的形状,也象征天圆地方。方琮的形制凸 籍书目。周悦让、胡义赞、胡澍、赵之谦也在当
显了五千前古人对天地崇高的敬仰,有些玉琮 时的聚会中。在这期间,吴大澄开始嗜好吉金文
会饰以神人兽面纹作为权力的象征与方便与神 字。吴大澄善画山水、花卉,尤精于篆书,少从
人沟通的用途。本件玉琮通体浑厚端重,为西 陈硕甫学篆,书法酷似李阳冰,后受杨沂孙启发,
周风格的制作。曾为清末吴大澄与民国吴湖帆 结合小篆与金文,自成一家。作品有《古籀补》、《古
的收藏,两人为祖孙关系,此器着录 ( 图 3) 于 玉图考》( 海内外两岸三地对其白话翻译与论述
吴大澄《古玉图考》一书。 有众多版本 )、《愙斋集古录》、《愙斋诗存》、《古
字说》、《权衡度量考》、《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
等。其中《古玉图考》考说古玉四十余种近二百
件,图文并茂,图后按类附器物尺寸、名称、用途、
年代的文字说明,内容丰富,直观易晓。其收录
齐全,品类丰富,绘图精确,标注翔实,考证精当,
在清末民初时期为重要的玉器研究书籍。
图 1 清宫旧藏 商周玉琮 图 2 清宫旧藏 商周玉琮 图 3《古玉图考》本器著录
D RA GO N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