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二十世纪艺术夜场
P. 86
th
二十世纪艺术夜场 20 CENTURY ART EVENING SALE
的创作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费成武毕
业后受颜文樑之邀
任教于苏州美术专
科 学 校 , 教 授 油
画。张蒨英则凭借
极强的社交能力,
帮助徐悲鸿筹办学
校,并帮众多艺术
家 举 办 展 览 等 事
宜。抗战时期,费
成武与张蒨英追随
张蒨英(左一)、费成武(右一)伉俪与张大千、徐雯波 徐悲鸿到了重庆,
为徐悲鸿建立中国
美术学院做了大量
首民国,民生激荡,内忧外患,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时代里, 张蒨英、费成武与Lot 167《农人》
筹备工作。
回 却奠定了中华现代文明的今天。在艺术领域,徐悲鸿、林风
眠、刘海粟、颜文樑等现代美术教育家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人 1946年间经徐悲鸿以中英庚子赔款董事名义多次交涉,争取到包括
才。张蒨英和费成武作为徐悲鸿高徒,由于历史原因长期旅居海 张蒨英、费成武、张安治、陈晓南在内四位门生得以赴英国研究美
外,作品迟迟未能在国内展示。今季秋拍,中国嘉德有幸呈现费成 术,目的是他们回国后,鼓励东西方艺术模式的新融合。他们带着
武、张蒨英伉俪的油画四幅,题材 艺术家朋友们的离别礼物,于10月登上飞机。费、张二人甄选早期
囊括静物、风景和人物,作品全部 创作精品,随身携往英伦,《农人》、《蓝瓶鲜花》即在其中。
来自艺术家家属,十分难得。
《农人》创作于1943年,彼时费成武在重庆中央大学艺术系担任讲
费成武1911年生于苏州吴江书香 师,这也令画中有着朴素沉稳的气质和醇厚的学院气息。画家通过
世家,张蒨英是大家闺秀,生于无 强烈的光线对比突出作为画面主体的农夫,又通过色调与背景的明
锡。1930年费成武考入南京中央大 暗安排将人物突显。费成武没有像通常的学院绘画那样刻意强调骨
学艺术系,接受徐悲鸿倡导的西方 骼与肌肉,而是通过粗中有细的用笔勾勒出一种真实的情态,展示
写实技法的艺术教育;与此同时, 饱经沧桑的粗糙。
张蒨英也拜入徐悲鸿的门下,在中
央大学艺术系学习并与费成武相 《蓝瓶鲜花》则是一件能反映张蒨英优秀写实功底的作品,画中花
费成武在英国街头写生 识,徐悲鸿的写实教育对以后二人 瓶、花卉、瓷台等物象造型准确,给人以坚实之感。背景营造冷暖
中国嘉德 CHINA 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