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6 - 古董珍玩专场一
P. 136
510
清 “隽卿”淄博文石
说明:此文石卧峰,石表嶙峋肌理,层层叠叠,多处纹
脉缭绕其上,纵横蜿蜒,坚凝而苍劲。石质致密,击之
铿锵有声。石色深灰白,高突处因包浆而颜色更深。置
于书斋案头,顿时生色。低配红木雕灵芝木托。
A JUNQING SIGNED ZIBO STONE
Qing Dynasty
高:43cm
RMB: 5,000—8,000
510
511
清 任重道远太湖石
说明:由宋至明,文人士大夫阶层对于赏石之审美兴味经历
了数百年之变迁,逐渐出现分野,宋时于移天缩地之山岳形
石颇为爱重,石务求拟山。不论东坡壶中九华万古仇池,
抑或米老宝晋斋研山尽皆拟山,以百仞一拳,千里一瞬为圭
臬,以通鸿蒙肇新之世,山岳起伏之时,五岳方镇,四渎涌
奔。山之可取,于宋时,在肖,而至明,则首重势。以石拟
山,必是以鸿毛比万钧,纵缩五岳于掌中,则必如蚁丘,弹
指而溃,求形则为形所困,不堪赏玩之片石山意终不足取。
取势,则得山之精神,如华岳之险峻、岱岳之雄伟、中岳之
绵亘,白岳之秀奇……得大岳之气势尤为重要。这种审美取
势的出现,与文人画的大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文人画中
对于意的重视要远远超过肖,是否具备极佳的意境营造,是
文人画高低的重要评价标准,而热衷于赏石的群体在明清时
代,几乎全部都是士大夫阶层或文人艺术家阶层,对于艺术
品位的追求自然会贯穿于视为良师诤友的赏石之中。此石千
寻万仞之壁立,绵亘起伏之群峰,如北方之雄峻之大岳,更
兼盘玩数百年之温润皮壳,诚为书斋之中佳品。
A TAIHU STONE
Qing Dynasty
高:127cm
RMB: 8,000—12,000
511